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完美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365wm完美体育新闻播报(精选5篇)

2023-11-09 20:32:2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365wm完美体育新闻播报(精选5篇)笔者认为传统的广播新闻播报方式主要是:播音员在播新闻时,字正腔圆、语言干净、利索、简练,所播报的新闻没有一个与所播新闻无关的字、词和相关新闻链接,节奏感强,男女播音员在播报过程中没有交流,几乎是照本宣科,严肃、严谨、理性,不带个人感彩的传播信息的特征更强,在整个新闻的播报过程中,没有使用背景音乐,播音员播报的语调、语音、语速都较单一,听众接受信息时有明显的距离感。这类播报形式,新闻传播信息、引导的社会功能强,而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提供服务和娱乐的社会功能较弱。这个特点与传统新闻以时政新闻为主有直接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精神物质的极大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巨大变化,新闻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从国家大事到市井百态,从明星事件到茶米油盐,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百姓生活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说百姓关心的事成为现今社会的需要,广播新闻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说”新闻、“聊”新闻蔚然成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晚报浏览》新闻节目可以说是中国广播界“说”新闻的先驱者。广播新闻的“软化”趋势,为主持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广阔空间。播音员变脸成了主持人,不管是模仿也好,克隆也好,总之,只要是能够拿来“说”新闻,都实现了新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主持人充分展示用声技巧,形之于声地自如表达,将不可再生的、鲜活的新闻播报的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使听众听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新闻事件(故事),得到了声音美的享受。在这种演变中,男女主持人在播新闻时,“说”、“聊”的氛围更浓,主持人充分发挥能言善辩、善于应用语言的特长,在播报新闻时,你一言我一语,三言两语的交流,对所播新闻事件进行简单点评,加上背景音乐和与所播新闻内容有关的歌曲或彩铃,使播出的新闻更轻松、活泼,更具亲和力,更能感染听众。以前,听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如今,听众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及时地参与到新闻节目中来,听众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了,这种随时互动的交流方式,极大地调动起听众的情绪,听众对这类新闻节目爱听、想听。这类新闻节目充分满足了听众对新闻、娱乐的双重需求,新闻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提供服务和娱乐的社会功能更明显,人文精神色彩更浓。

  广播新闻播报方式在不断演化的同时,各广播电台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正点新闻》、《今日快报》、《半点新闻》以及各省区市的“新闻联播”节目等。不过传统的广播新闻播报方式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许多这类新闻节目播出时也放上了优美、快节奏的背景音乐。有的地方电台还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读报类电视新闻节目,或者从网上下载新华社的新闻稿件,新闻节目中既有本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又有报摘还有通过电脑音频播放下载的稿件,节目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声音也较丰富,既有本台播音员和记者的声音,又有外地播音员和记者的声音,听众也能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参与到这类新闻节目中来,比起传统的单一播音的方式,显然耐听得多。

  新闻报道是单项的交际过程。通常情况下,人们进行交际的过程都是双向的过程,如聊天、对话等。这时交际的双方或多名参与者既可以是话语的发出者,也可以是接受者,即交际双方既是说话人也是听众。然而,收听新闻的过程是单向的交际过程。新闻播音员和听众虽然构成了“说”和“听”的交际双方,但他们不在同一现场,只能与脑海中的抽象听众进行交流。前者在参与者的表情、手势等辅助语言帮助下,“听”不显得那么难。而且交际双方同在一个交流现场,即使出现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使谈话暂停下来,通过提问沟通弄清问题。相比之下,收听新闻除了来自收音机的声音,没有可视对象,没有匹配的、同步的场景等辅助手段,这种“一对众”的单一媒介形式非常容易让人跑神,难以集中精力。尤其是遇到广播噪音或其他外部声音的干扰,听者就更容易分心。收听过程中一旦跑神,就会出现语言信息流被阻断的现象,使前后文失去连续性,增加收听难度。英语新闻报道的语言交际特征。虽然新闻题材要求语言使用简洁、准确,但新闻报道毕竟是口语表达体,一经“说”出就具有以下个性特征:第一,话语呈连续语流状。生活中的新闻播报不是朗诵诗歌,语音语调起伏不大,鲜有情绪色彩。英语是拼音语言,靠重音组成高低起伏的语调。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按照意群划分,每一个意群自成连续的语流,即不间断的、有意义的语句。对英语是非母语的人而言,听到一个连续语流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好判断正确的逻辑意群停顿的界限在哪而往往造成听力困难。例如:YousaythatitisapartfromwhichIcanstart.(你说这里就是我可以开始的部分)此句有三个意群:“Yousay”,“thatitisapart”,“fromwhichIcanstart”。在自然状态下,第二个意群中的“apart”与第三个意群中的“from”容易被误听成“apartfrom”(意为“除了”)。一来因为“a”和“part”与“apart”几乎听不出差别,二来因为后跟的介词“from”恰好构成了人们熟悉的词组“apartfrom”。这样的误听就把整句话的意思歪曲并分解得支离破碎,从而使其不具有可理解性,造成理解困难。第二,连读同化本色。英语是拼音语言,汉语是音调语言。英语由元音和辅音组成音节,又依据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表意。连读、弱读及同化现象在说话间随发声部位和发声方式的改变以及口腔肌肉的运动而自然发生。一般来说,一个辅音后接一个元音时,这个辅音就和这个元音连起来读,听起来好似一个自然音节。这就会造成词与词的界限不清,引起误解。有些词,特别是虚词在说话时,由于不被强调而弱化,甚至被简单化以至于在听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或听不清。英语新闻播报要求字正腔圆,自然发生的同化现象正说明播音员是正宗的本族语操有者。同化是指一个音带有一些或全部邻音的特点。英语的语音同化有两种:顺向同化和逆向同化。顺向同化是指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反之则是逆向同化。如腭化、齿化、鼻化等是英语中常见的同化现象。研究表明[1]英语的塞音(f,v;F,V;s,z;W,T)和塞擦音(tF,dV)最容易受逆向同化而由浊辅音变为清辅音。第三,个体语言差异。英语是音节语言,其重音、语调等的改变会带来意义的不同,出现语言变异的情况。有些变异是出于语言自然规则下的变异,但有些是说话人自己的讲话风格、习惯、口音、音质等,这种个体语言差异如果较为明显或听者不适应的话也会影响其理解。例如,anicecup.“cup”中最后的双唇爆破音“p”会因人而异地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发送气的清辅音,耳朵能听到气流声;另一种是不发音,只做口型,即耳朵听不到声音,但实际上能看到说话人的双唇合拢。英语新闻播音员的个体差异会影响收听的效果,同一条新闻由不同的播音员播出,其语调、发音和重音的不同会让听众有不一样的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第四,“说”的转瞬即逝性。英语新闻难听懂的又一原因是听的内容转瞬即逝,真实的新闻报道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在听众没听懂的情况下回放。这点与阅读新闻报道不同。以读报为例,读者若遇到生词或复杂的语法句子,可以停下来,从前至后地反复多读几遍,而且定睛时间以看懂为止,还可以查字典或参考书,甚至可以询问他人。当时看不懂可以放下,间隔半小时、一小时或几小时、半天或几天、更长时间再看,新闻都不会从报纸上消失。也就是说,广播新闻是说出来的话,说过了就过了,不复存在。除此之外,由于广播新闻的单一交际过程,听众与播音员之间没有交流,这种情况下听不懂常常会让人气馁、心乱、跑神,直至失去耐性。

  听新闻广播就是用我们的耳朵接受声波传来的口头信息,再经过大脑的相关主导区域解析信息,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听又与人类的认知能力及其机制密切相关。根据神经科学、医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人类的左右大脑有不同的分工区域,如感觉区、记忆区、语言区、识字区和运动区等。同时,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分别交叉控制人的身体运动和机能。也就是说,当我们举起右手时,是我们的左脑半球支配的;反之是右脑半球支配的。人的左脑半球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语言中心,主要负责语言、分析、逻辑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脑半球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但具有接受音乐的中枢,负责可视、综合、几何、绘画等形象思维。左脑掌控着的语言中心区。人类大脑解析语言的中心位于左脑。一个多世纪以来,神经科学家了解到,左大脑分三个区域掌管着语言功能,即布洛卡区、韦尼克区和三角回形区,负责产生和理解语言。这些区域被认为具有内在属性,其特定的细胞及其与大脑其他功能区的连接关系使得它们特别适合处理语言,特别是右耳处理口语信息的优势。右耳优势论。意大利基耶蒂大学的卢卡托马西博士和达尼埃莱马尔佐利的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对双耳听到的声音处理方式不同,右耳接收到的信息被优先处理,接收到的命令更易获得执行,这就是“右耳优势”。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通过右耳得到的信息是由左边大脑来处理的,而左脑比右脑更具有逻辑性,更擅长理解口头信息。一个常被科学家用来证明右耳有优势的实验就是让受试人同时听站在他左右的两个人说出的单词,之后被问及听到了什么单词时,受试人总是先说出站在他右边那个人所说的单词。科学家们对此的解释是右耳听到的单词到达左脑的线路更直接,用时短(前文表述过人脑是交叉控制人类身体的事实);而左耳听到的单词要先到达右脑,再到左脑的语言中枢,因而线路较长,用时也长。右耳优势给我们的启示是充分利用人的身体机能争取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化信息和最佳听觉效果。“节能型”大脑转换站。大脑是人们思维、推论、认识、交流的总指挥部,里面好似是由数以亿计、错综复杂的神经连接起来的线路。虽然语言中心在左脑,但要把语言作为工具来实现交际目的,还需要大脑其他功能区域协同工作,完成复杂的语言思维活动。特别是在人们持双语进行交际时,大脑就好似一个转换站。有研究表明,人们掌握外语的程度不同,语言信息在大脑中从一种语言向另一语言转换的时间快慢也不同。词汇量大、语言水平等级高的人相对快些,用时短些,因而同样时间里捕捉的口语信息也多些。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大脑使用语言时所需工作能量与人们掌握语言的熟练度成正比,语言运用熟练度越高,大脑越省劲。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酒井嘉邦通过实验发现,如果人们熟练掌握英语,其位于太阳穴深处的语言中枢只需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工作,成为“节能型”语言中枢。研究人员请15名东京大学学生快速挑选英语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断层扫描装置检测学生大脑的活动。实验结果显示,回答越正确的学生其左太阳穴深处的语言中枢血流集中越不明显;而错误连连的学生其语言中枢活动却十分活跃,血流集中。这表明,人们在熟练掌握英语后,其大脑语言中枢会成为“节能型”语言中枢。[2]“节能型”语言中枢这个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在收听英语新闻广播中,听众应对自己的语言水平有所了解,一方面要听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节目,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重复多听,力求熟能生巧。当大脑转成节能型时,英语新闻难听懂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摘 要:近几年一种新型的播报方式――说新闻,在很多新闻节目中出现,我想对“说新闻”这种方式进行认识和考虑。香港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的开播,引发了内地电视节目播报方式的变革。近年来,“说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新方式,因其切合受众新的审美方式和收视心理,受到观众的普遍关注。“说新闻”改变了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给新闻带来一股清新空气,平民化风格更加明显,更体现了“三贴近原则”。本论文义在对说新闻这种新型的播报方式进行浅要的分析,对其概念,特点,意义进行自我认识的论述。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播音如何出新,已成为播音界共同研讨的课题。“说新闻”作为新型的播报方式,正在引起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播报方式最早出现在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节目中,主持人陈鲁豫,用她特有的口语化的播讲,使这种伴随性的新闻摆脱了刻板的面貌。中央电视台“马斌读报”让“说新闻”通过央视这一平台,深入人心。

  说新闻在我国虽然是刚刚起步,但是不能否认,它是一种新的传播新闻的方式,是一种新的新闻体裁,它既服从于新闻的特性,又服从于受众听觉认知规律,还服从于口语表达的规律,是主持人用说话的形式去描述新闻。

  “说新闻”是新时代受众对有声语言创作的一种呼唤。它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努力把新闻原则的刚性与语言表达的弹性融为一体,使我们的播音作品共性和个性兼而有之,这就是我对于“说新闻”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拉瑟接替克朗凯特主持CBS“晚间新闻”节目后,确立了一条后院篱笆原则(Back - fence principle )。所谓“后院篱笆原则”,拉瑟是这么解释的:”20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关注最多的是这么三件事:英阿福克兰群岛之战、中东战争和英国戴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新闻对哪件事更关注,更多报道?去报道新生小王子!设想一天结束时,两个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她们多半会谈到新生的小王子。这就是对“后院篱笆原则”最为形象的注解,也就是拉瑟所认定的那样,我们做电视新闻的人必须把新闻价值建立在我们认为受众最感兴趣的话题上。

  “说”与“播”的区别,关键是一个无稿一个有稿。一个是照着稿子念,一个是用自己的理解说。“说”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文本依据的,属于口语范畴,对语境的依赖性非常强。而“播”并不是人际交流中的语言传播样式。在人际交流中找不到“播”的痕迹。“播”是大众传播的产物,但在人际传播中的“念”和“读”是存在的。“念”和“读”有一个重要特质--以文本为依据,使它们和“说”既在同一个语言传播样式中而又各有各的领地。所以说“播”和“说”本是同出一辙。

  在英文中,播音员可以翻译成News Reader(读新闻的人),而主持人可以翻译成News presenter(描述新闻的人)或News Anchor(现场新闻报道的人)。 News Anchor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最高级,他应是采编播的全才,要指挥其他工种为他服务。目前,我国说新闻的主持人只是描述新闻的人,比如《凤凰早班车》的鲁豫,她只是编辑和主持,而不做责编。描述与复述如同“说”与“播”,是两种不同的叙述方法,因此,说新闻的表现形式大大区别于播读式,从编写到主持都是一种全新的方式。

  “说新闻”是目前备受欢迎的民生新闻播报方式。节目主持人是“说新闻”节目获得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说新闻”的文体特点决定了“说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必须从“质朴中追求个性”中实现,从语言形象、外观形象、体态、语言、形象等几个方面体现。“说新闻”曾在2O世纪6O年代的广播中出现,如上海电台的“阿福根说新 闻”、天津电台的“快板新闻”等。从上世纪 9O年始,它又风行一时,一改新闻主持人咄咄逼人的权威口吻,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 。

  提到“说新闻”,就不能不提一个人――陈鲁豫。她是第一个在国内用说新闻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新近发生事件的人。她后来回忆说,当时说新闻,是早新闻节目性质追求时效性,来不及编稿,没想到成了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凤凰早班车”改变了观众对于新闻播音的刻板印象,主持人极具亲和力的风格和伴随性的语言态度,使“说新闻”引起了观众很大的兴趣,并且迅速影响电视界,国内出现很多典型的说新闻的节目,从最初的《凤凰早班车》,到现在《朝闻天下》的《马斌读报》,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杭州电台的《阿六头说新闻》,齐鲁卫视的《拉呱》,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等,从而改变了传统“播”新闻一枝独秀的新闻播音形态。在电视新闻中,“说”作为自然的语言传播样式,随着电视节目的需要而逐渐渗透到大众传播的领域,表现为语言口语化、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保持了其在人际交流中的传播优势。

  近来观看有的“说新闻”的节目,发现主播调侃的味道越来越浓,对信息的评点也越来越随意,给人一种“为了表现”的感觉,这实际上是对“说新闻”的曲解。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表现自我个性”,错误地将随意性等同于个人风格的体现。新闻类节目的生命在于客观、真实可信,如果任由这种调侃和随意的评点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就会导致观众对主播所说的新闻失去信任,失去兴趣。

  “说新闻”目前已经占据了各档新闻类节目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出现了一种趋势,认为新闻类节目播讲方式改革的唯一出路就是“说新闻”。我们不能完全赞同这种观点,“说新闻”是新闻类节目播讲方式的一种创新,但并不是最佳的方式,对于新闻类节目更不能一“说”了之。 “说新闻”完美体育官方网站,应注意语言结构是否严谨。目前我们看到的“说新闻”,一般“说”不到新闻的本质上,在导语和串词上说个没完,真正到了新闻主体的时候又改回了播。我们追求的是接近灵活、庄重大方、严谨工整的语言风貌。在这方面“说”“播”结合提供了可能。

  “说新闻”在寻找新形式的突破口时选择了“主播个性色彩的突出以及播讲方式口语化、生活化”这两点,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新闻工作者不能忘记自己传媒人的身份,同时也应该成为广大受众的朋友,这是对播音员,尤其是新闻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更好的要求。作为新闻类节目尤其是消息类的信息,其中占相当比例的是时政类的内容,仅仅依靠“说”的表现手法显然是太单薄。

  说新闻是时代的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精神物质的极大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巨大变化,新闻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从国家大事到市井百态,从明星事件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百姓生活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说百姓关心的事成为现今社会的需要,新闻面向人民、面向社会,新闻传播平民化也就成了现今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有句话叫做内容决定形式,“说新闻”以平实的语调,贴近生活的表达,极好的表现了新闻的这一特性。

  2009年8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用2分54秒的时间“重磅”报道了被网友称为“北京最帅”的孟昆玉。这一报道的播出,令受众感到耳目一新,因为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典型人物报道,这一报道在人物选择、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上,都与以往的报道有所不同。它的推出,体现了《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的一次创新。

  孟昆玉是北京宣武区支队广安门大队的一名年轻。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前,他首先在网络上小有名气,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北京最帅”。今年8月初,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一群大学生,拍下了孟昆玉警官在街头执勤的一组视频,视频中孟警官不仅外貌阳光帅气,而且工作十分敬业,深受感动的大学生把这组视频上传到人民网上。8月2日,人民网了一组标题分别为《雨中执勤的可敬》《出租车司机最喜欢的》《超级“唐僧”的北京》《帅微笑面对受罚司机各式表情》《实拍帅劝说行人和机动车》《速效救心丸竟是常备物》等视频。这组视频后,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8月5日,央视国际网在其新闻社区的“我在现场”又对“北京最帅”进行了详细报道。

  《新闻联播》每天播出国内外重大新闻,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为宗旨,被奠定为官方新闻管道的重要地位。①8月10日《新闻联播》有关孟昆玉的报道打破常规,这位网民的“偶像”被《新闻联播》接纳,并作为“80后”的典型人物向全社会宣传。以前《新闻联播》所推出的典型人物都来自于地方推荐,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和各级媒体记者的挖掘,才能走进《新闻联播》。而年轻孟昆玉却先是走红于网络,再由央视《新闻联播》记者从网络中挖掘出来,作为典型人物推广。“北京最帅”报道的推出,标志着《新闻联播》的典型人物报道在人物的选择上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标志着《新闻联播》在典型人物选择上更加贴近群众,顺应。

  近年来,《新闻联播》通过开辟《时代先锋》专栏,相继推出了任长霞、牛玉儒、杨业功、吴大观等一大批典型人物报道。这些人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可以归纳为四种:一是在自己工作的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行业能手、劳动模范。二是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地区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工作,服务于人民的人。三是工作呕心沥血,或是积劳成疾,或是因公牺牲的人。四是事迹极其感人的道德模范。但此次《新闻联播》推出的典型人物“北京最帅警”孟昆玉的事迹与他们比起来则普通得多。孟昆玉只是普普通通的民警,做的都是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他能成为《新闻联播》报道的典型人物,可见《新闻联播》在典型人物选择标准上有所变化。以前人们认为典型人物必须要有典型事迹,有不平凡的人生,做过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不平凡的事。但以这样的标准推出来的典型人物,让人们可能觉得他们毕竟是社会中的少数,与普通人有一定距离。此次《新闻联播》推出的“80后”孟昆玉所做的事都是点滴小事,普普通通,每个人在各自的工作中只要愿意去做都可以做到。因此“北京最帅”报道的推出,标志着《新闻联播》在典型人物选择标准上不再一味强调事迹的不平凡,而是更看重典型人物的事迹是否能够被推广和学习。

  近年来,《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一直在创新,《时代先锋》专栏里所报道的典型人物是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个性色彩鲜明的人。此次《新闻联播》“北京最帅”的报道在反映孟昆玉工作敬业的同时,依然重在展示孟昆玉的个性特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报道突出孟昆玉“80后”的身份,重在挖掘孟昆玉身上所具有的那些合乎“80后”身份,又深受“80后”喜爱的个性特征。如“阳光帅气”、“爱琢磨”、“幽默”等。报道提到网友用“阳光帅气”形容孟昆玉。并说工作之余的孟昆玉也和许多“80后”一样喜欢上网、读书、玩游戏。除此之外,报道还展示了孟昆玉在夜查时与受罚司机“唠家常”的一幕,面对迟迟不肯在罚款单上签字的外地酒后驾驶司机,小孟幽默地劝解道:“单记罚你500块钱。500块钱,打的走多少圈了。您买多少好吃的,给儿子了。”②

  众所周知,典型报道的成败优劣,关键在于找到“动情点”,同是“80后”的典型人物,前几年对洪战辉的报道,明显带有悲彩。报道主要通过突出洪战辉的家庭不幸和坎坷童年,来打动受众,而对洪战辉“80后”的身份和“80后”的个性特征都没有提及。在此次孟昆玉的报道中,不见一丝悲情,孟昆玉被塑造成一个既阳光帅气,朝气蓬勃,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80后”青年。这些合乎“80后”身份,又深受“80后”喜爱的个性特征,使青年一代觉得这个典型人物亲切,与他们没有距离,从而被他们认可,获得他们的好感,成为他们自觉学习的榜样。从对“80后”典型人物孟昆玉的塑造上,可以看出《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在人物塑造上开始根据新时期受众的特点来塑造典型人物。

  这次“北京最帅”的报道之所以使受众耳目一新,除了典型人物选择和塑造上与以往有所不同外,整个报道的语言风格上生动活泼,节奏明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报道没有使用豪言壮语和煽情话语,而是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把孟昆玉的事迹向受众娓娓道来。除此之外,报道还破天荒地使用了一些“80后”耳熟能详的流行语。短评《奉献最帅气》写道:80后孟昆玉,让大家那么喜欢,就在于他的朝气和阳光、敬业和奉献。他有着80后青年的共性,有血有肉,亲切而没有距离感;他爱自己的工作,平凡中挥洒,细微处展示青春和美丽;他遇事替别人着想,别人也就成了他的“粉丝”。“最帅”,就是对他的尽职奉献最时尚的赞誉。③“帅气”、“阳光”、“粉丝”、“时尚”都是一些“80后”常用的流行语,一向以语言严谨、严肃著称的《新闻联播》在典型报道中使用这些词还是第一次。这标志着《新闻联播》典型报道在语言风格上开始进行大胆创新,放弃了程式化的固定语言,吸收各种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总之,《新闻联播》“北京最帅”这一典型报道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典型人物选择视野上更加开阔,网络不再被忽视,而是作为一种新的重要途径被接纳;典型人物的选择标准上不再一味强调事迹的不平凡,而是更看重典型人物的事迹是否能够被推广和学习;典型人物塑造上是根据新时期受众的特点来塑造典型人物;报道语言风格上放弃了程式化的固定语言,吸收各种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如今,现场直播这一新闻报道的“利器”,在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电视媒体中得到广泛使用,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方式。以“安徽人的新闻频道”为口号的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自2007年3月成立以来,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方面,边探索、边实践,成功地参与重大新闻事件直播报道,率先在安徽建立了新闻直播的常态化。本文试就该频道在现场直播报道的实践,探析其发展路径及趋势。

  现场直播报道的前提,是具备实时传播音视频的通道。在还不能实现画面实时传输的时候,最早采用的实时直播方式是电话连线,配以地图、资料图片等,形成简便易行的直播形态。像汶川地震发生时,公共频道当天就派出记者启程奔赴地震灾区,通过实时连线报道前方灾情。

  电话连线虽能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却不能带给观众足够的视觉震撼,不能还原真实的新闻现场,不能充分发挥电视的特长。为了将生动的画面实时引入直播节目中,CDMA视频一度成为探索的方向,但是受移动通讯网带宽的限制,画面质量难以满足播出要求,这种方式慢慢被抛弃;再后来,微波车传输成为新的过渡传输方式,其画面符合播出要求,但是弱点也很明显,其信号覆盖半径只能在基站数公里范围,直播范围只能局限在城市中心区域。

  SNG直播的引入,使新闻报道真正进入现场直播时代。安徽电视台于2009年下半年正式引入SNG直播车,并建成以采编、技术、车辆保障等人员组成的多部门联合直播团队。

  SNG是英文Satellite News Gathering(卫星新闻采集)的缩写,它的特点是机动性强,不受范围限制,只要有卫星信号、车辆能够到达,就能够传送出直播内容。人员一旦到达现场,最快可以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能传送现场信号。它集采编传功能于一体,成为最便捷最广泛使用的新闻报道“尖兵”力量。

  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曾于2007年7月10日进行了新闻现场直播的第一次尝试――对阜阳王家坝泄洪进行现场直播。中午12点15分开始,持续25分钟的直播报道,第一次将王家坝开闸泄洪的画面同步呈现在安徽观众的面前。这是一次真正的现场新闻直播,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和设备的制约,这次直播中出现多方面的技术性失误,同时报道队伍非常庞大,25分钟的现场直播,仅前线多名采访及技术保障人员。

  2008年,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对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现场直播需求更加迫切。汶川地震发生后,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立即派出记者奔赴地震灾区,这时的直播还主要依靠演播室直播加前方传稿和电话连线报道,但是,实时电话连线的平台在此时建立,前方记者实时连线的次数和频率此后越来越高。

  在对现有的微波车与卫星车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安徽电视台于2008年5月26日成功实现了奥运火炬在合肥传递的现场实况转播。在系列“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报道中,连续20天通过微波直播车,直播市民对于推进文明新风的看法和建议,虽然不是突发性或事件性内容,但直播的流程和队伍得以建立和培养。

  2009年10月1日,公共频道周密策划,从上午8点到晚间10点推出《国庆日》大型特别直播,时间长达14个小时,堪称安徽电视新闻直播规模的新纪录。直播分《大阅兵》、《红色记忆》、《新地标》3大板块,出动2辆SNG直播车,多点连续直播了阅兵式、庆祝活动、红歌会等现场内容。

  参与突发事件的报道,是新闻直播的最大魅力和价值所在,如何更好地投入突发事件的报道,是一项基础性课题。

  2009年6月22日凌晨3点17分,凤阳县大庙镇境内晶鑫矿业有限公司区内发生爆炸,造成16人死亡,重伤3人,轻伤40人。公共频道的SNG小组及一辆直播车,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开赴事发现场。当日午间新闻节目中,发回了关于事件的连线分,开辟特别直播窗口,进行了45分钟直播;下午5点30分,再次开辟特别直播窗口,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

  2009年8月8日下午1时许,合肥四牌楼地下通道施工现场发生塌方事故,造成周边交通瘫痪。公共频道于当天下午3点40分开辟特别直播窗口,进行了近40分钟的直播。直播中使用了从路面到高楼的多点报道,画面信息丰富;反应速度迅速,几乎与事件的发生同步。

  2009年10月23日凌晨5点多,合肥市柏景湾小区一住户发生天然气爆炸,公共频道于上午9点开辟直播窗口,从爆炸现场、伤员救治等方面,展开1小时10分钟的特别直播。

  2009年11月16日,入冬的第一场大雪袭击江淮,在完全突发的状态下,公共频道推出连续12小时直播《迎战雨雪》,直播过程中,采编力量以梯级方式连续作战,充分整合频道内外、台内外、省内外资源,各岗位参与人员超过100人。

  以上直播充分传播了事件进展,更为重要的是,传递了相关部门的新闻会信息,给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及时的权威信息平台,杜绝了流言、猜测,避免了老百姓的不安心理,为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环境。但是也应该看到,直播也经常在突发事件面前遭遇困惑。直播考验的往往不光是节目主创人员,更加考验的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反应机制。在实践中,诸多情况对直播报道形成了阻力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记者经常遭遇回避。特别是在事故性的突发事件报道中,主管部门人员的“捂”的思维还很盛行,缺乏危机公关意识。对媒体要么沉默回避,要么劝阻,甚至强行阻止。

  新闻缺乏递进性。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老百姓希望在第一时间听到权威部门的声音。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新闻机制,但是新闻的速度慢,离百姓和媒体的期待还有距离;往往要等事情完全水落石出才,递进性式的形式很少;会往往力求“简洁”,一次了事,容易在公众中产生负作用。

  新闻直播的发展,有赖于政府部门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这是老百姓信息获取的需求,也是政府营造良好形象的契机。如何发挥引导作用,成为各级应急职能部门和媒体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2009年5月底,安徽多个地方都展开禁烧秸秆行动。公共频道连续5天对此展开直播报道。SNG车在合肥周边及高速公路周边,对秸秆焚烧点进行跟踪,对火点予以现场曝光,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乡镇连夜召集会议,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2010年3月,作为系列报道《315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频道在直播节目中连续半个月推出“产品现场试验”,由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现场揭晓样品的质量的问题。同时对工商部门的现场查处行动进行了准直播。

  监督报道是直播报道的形式之一,拓展了监督的渠道,强化了监督力度。但是它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突发事件报道中类似的问题。

  新闻现场直播考验团队的连续作战、协同作战、安全作战的水平,公共频道从2009年6月至今,已经播出常态直播200多场次,特别直播近30场次,从直播规模看,已经迅速达到发达省份的水平。目前,安徽电视台已经拥有包括3讯道直播车在内的4辆卫星直播车,并建立了相应的播出系统,部分市级台也引进了卫星直播设备,硬件资源已经具备。但是要保持常态化趋势,还面临着不断升级的过程。

  直播系统包括SNG直播车、通话系统、播出系统、编辑系统、电力系统等多个环节,SNG直播车从单讯道到多讯道,从一辆车单点直播到多辆车信号联合直播,都需要设备升级与之相配套。

  直播技术手段的日益发展,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越高,对团队的合作水平也要求越高。能从容掌控节目的主播、快速反应的出镜记者、能灵活指挥的直播导演和导播、能攻坚克难的技术人员、协调能力强的指挥者,他们是现场直播升级的“软实力”。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人手紧张、没有专门的正规培训、人员梯队尚未建立,这是需要媒体决策者重视的重点工程。■

href=""

搜索